一、引言
由开云棋牌官方 主办,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共同承办、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协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七分会场暨先进能源开发装置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讨会于
2013
年
5
月
24
至
5
月
26
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该研讨会以先进能源开发装置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为主要议题,依托清洁核能、风能、燃气轮机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向的前沿科研成果及项目,深入讨论了部分新型能源及高效开发装置中若干关键力学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寻求提升我国在新型能源探索、勘探开发,相关装置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的能力,并引导学科交叉,促进自主创新,为我国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社会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知识储备。
该分会场自论文征集以来,获得了国内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收到全文
10
篇,经学术委员会审稿后录用
9
篇,拒稿
1
篇,收到摘要稿近
40
篇,报名参加本次研讨会人数贵州省外代表超过
73
人,实到贵州省外代表
66
人
(5月25日上午数据,且不包含贵州省内代表)
。参会代表共
90
余人,来自包括贵州省在内的
21
个省、市、自治区。天体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黄润乾教授
(
主动要求
)
亲临会场并听取部分报告并参加了讨论,国家 专家
2
名,
973
或科技部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3
名,国家杰出青年
4
名,长江学者
2
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3
名,具有高级职称所占参会人数的比例为
93%
。体现出本会场相关学术活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并可代表相关学科国内研究最新进展和前沿科研成果水平。本次研讨会为期两个半天,共安排特邀报告
4
人次,每人作了
50
分钟报告,
10
分钟讨论与交流。安排专家报告
12
人次,每人限时
15
分钟报告,
5
分钟交流讨论。
总之,此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彼此分享、交流所取得的成果,探讨待解决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会议期间不少代表热情互邀参与未来的共同合作研究,研讨会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肯定,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本分会场研讨交流的最新学术成果
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微纳米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能源问题中力学问题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力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提出了诸多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推动了力学研究对象、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本届年会上,分会场与会代表介绍了近期在微纳功能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微纳米多相复合材料、超高温先进复合材料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在新能源领域内的应用情况。同时,一些先进的力学实验方法在新能源领域也得到了推广应用,为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参会代表所介绍的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并得到了同行的积极评价,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从与会代表们交流的内容来看,能源领域力学的研究已经从突破传统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传统力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成为一大特点。此外,力学的测量方法也从传统的电测法扩展到图像、超声、微纳光测、无损检测、动态与冲击测量等众多技术领域
,
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同时,也越来越多融合了先进的光学、声学、电学、微电子、信息科学等学科,拓展了传统力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也符合当前世界力学领域研究发展的方向。
三、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及建议
可以预见,未来
10
年将是我国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需要着力解决国家重要需求中的关键实验力学问题,同时瞄准国际实验力学学科前沿并成为未来固体力学学科的新生长点,培养具有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研究队伍和优秀研究群体,在我国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
1
)重点解决洁净高效能源与动力装备、新能源与环境友好装备、载人航天、大型飞机、高速列车、核结构、微电子装备、高速精密机床等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关键实验力学问题,努力使我国摆脱重大装备和工程结构依赖于国外设计标准的被动局面,实现自主创新。
(
2
)重点发展实验力学新方法与手段,包括:新实验方法、新技术与新仪器设备,支撑关键和核心技术的发展,努力使我国摆脱重要分析与测试仪器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
3
)在学科交叉方面,加强流
-
固耦合及多场耦合理论与方法研究,积极开展交叉研究,与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等学科一起,开拓领域、培育新的研究方向。
(4)力学实验技术与仪器研制:实验力学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及新仪器设备研制;微纳尺度实验力学检测技术;多场与多系统实验测量技术;特殊环境、超常条件与生物学过程的力学量检测技术;声光电磁等无损检测技术;实验数据可视化识别技术和综合分析方法;大装置与巨系统中的测量及监测技术;复杂流动中的摩阻、热流精确测量技术;复杂流动/高机动运动(虚拟飞行)耦合综合测控技术;新型、极限力学量传感技术与智能仪器系统;声光电磁振动等新型结构损伤无损监检测理论与技术;无损监检测中的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与反问题理论和方法。
(兰州大学张兴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