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8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和开云棋牌官方
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国家超算广州中心联合承办的 “第四届面向百亿亿次计算的协同设计国际研讨会(CO-DESIGN2014)”在广州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与HPC China 2014会议同期同地举办。30余位来自中国、欧美与日本的国际知名专家应邀莅临会议并做主题报告,报告涉及高性能计算与数值模拟、大数据处理、能源、材料、气候变化、国防科技、燃烧工程、地球物理等学科领域,90多位感兴趣的学者注册参与了会议讨论。
会议四个大会报告综合分别介绍了美国、日本、中国以及欧洲的极限规模计算的最新动态。美国能源部先进科学计算部主任William Harrod讲解了美国对E级计算的规划与支持,分析了极限规模计算的所面临的挑战及已有经验,并针对E级应用开发的支撑软件栈提出了解决方案及目标。东京工业大学Toshio Endo教授介绍了日本高性能计算的国家规划、TSUBAME2.0升级到TSUBAME2.5的硬件架构的改变和性能的提高、以及下一代TSUBAME3.0的原型。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德沛教授详细介绍了高性能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提出E级硬件架构、E级应用、E级开发环境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瑞士超算中心主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Thomas Schulthess教授介绍了高性能计算在欧洲的发展情况,并以瑞士天气预报系统COSMO为例,从解决方案的能耗与时间的视角重新看待高性能计算的性能问题。
此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莫则尧主任介绍了针对大规模并行应用的中间件框架方案,加速应用软件的开发。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葛蔚研究员从模型、方法、计算平台等方面介绍了极限规模多尺度计算的相关问题。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的杨超研究员深入探索了异构众核应用的域分解方案。西班牙国际工程数值方法中心的Pooyan Dadvand教授则在详细多物理介绍了程序Kratos的软件版本随着硬件平台发展的演进过程,并对异构高性能计算的意义提出了尖锐的看法。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三大协同设计中心之一的燃烧协同设计中心的John Bell院士介绍了极限规模燃烧模拟中的现状和挑战。2011年Goden Bell奖得主、日本理化研究所的Naoya Marumura引入模板计算实现了GPU上的stencil框架。会议其他报告以及资料将上传至会议主页(http://www.ncic.ac.cn/codesign)。
“协同设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是实现百亿亿级计算的主要技术途径和顶层方法论。“面向百亿亿级计算的协同设计国际研讨会”旨在转变体系结构与科学工程算法设计人员的思考方向,探讨如何在数值算法、体系结构、领域应用之间进行协同设计和协同创新。与会专家与学者高度评价了本系列研讨会的重要性,并为后续会议积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研讨会将继续围绕“极限规模计算的协同设计”这一主题,开展深入广泛的讨论,欢迎感兴趣的同仁关注后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