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9日
姓名:李群仰 |
专业专长:固体力学 |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79.11 |
|
职称:副教授 |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
|
教育及工作简历: 李群仰,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2003年分别获清华大学学士和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副教授至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
||
研究领域: 李群仰主要从事微纳米尺度表面与界面的力学行为研究,包括粘着、接触、摩擦、磨损和浸润等问题的研究。 |
||
社会任职: 曾任美国摩擦与润滑工程师学会青年摩擦学委员会秘书(2009-2012),《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编委(2012-2014),德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评审专家;现任开云棋牌官方 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 |
||
主要成绩: 李群仰主要学术成果简介如下: (1)实验上率先发现了二维材料的一系列“奇特”和“反常”的摩擦行为,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二维材料的原子“褶皱”摩擦模型;该现象被后续大量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是原子级超薄材料在固体表面上的一种“普遍行为”(该论文发表在《Science》,单篇SCI引用>550次); (2)基于对岩石材料纳米尺度摩擦演化的实验表征验证了基于界面化学键合可导致界面摩擦“演化”的猜想,这是界面“强度演化”假说提出40多年来首次得到直接的实验证明(引自物理领域最顶级综述性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中关于近代摩擦研究进展的综述); (3)通过分子模拟,首次提出了主导层状二维材料摩擦的关键因素是界面的接触“质量”而非接触“数量”的观点;这一观点颠覆人们对微观摩擦行为的传统认识; (4)发展了原子力显微镜磁悬浮标定仪,被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列为原子力显微镜侧向力定量测量的推荐标定手段之一。 李群仰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3篇,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SCI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SCI引用1500余次。相关成果先后被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材料学会、美国陶瓷学会、美国摩擦及润滑工程师学会、英国皇家化学协会、中国科协以及ScienceDaily、MIT News、ChinaDaily、科学网、搜狐网、网易、新浪等国内、外媒体所报道。2018年将作为特邀代表(通常中国区仅有一位代表受邀,参会费用由会议主办方承担)参加美国高登研究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Tribology做大会特邀报告。 |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koryoan.com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